Spirocycle Library
产品编号CB1400
螺环结构在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这些天然产物主要通过进化来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螺环结构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固有的三维功能基团投射能力。例如,在三维空间均等分布的结合位点中,螺环结构比平面(杂)芳香体系能以更高的原子利用率占据结合位点。由于季碳螺原子的特性,螺环结构始终含有一定程度的sp³杂化特征。Lovering等学者在2009年的研究中证实,以sp³杂化比例(Fsp³)衡量的分子复杂度以及手性中心的存在,均与药物研发进程的成功率呈正相关。该研究还表明,饱和度的提高与溶解度的增加相关——这一实验测得的物理性质对药物研发成功至关重要。
该库包含超50000种化合物。
规格
亮点
• 高质量小分子化合物,含螺环结构,赋予类天然产物的三维特性
• 超过5万种化合物,其中90%的Fsp3值≥0.4,68%的Fsp3值≥0.5
背景
在药物研发领域,螺环化合物已展现出对多种靶点类别(包括酶、G蛋白偶联受体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广泛适用性。例如:AMG-8718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泌酶抑制剂;化合物4作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可用于代谢综合征治疗;ETX0914是一种DNA旋转酶抑制剂,已进入淋病治疗的临床试验阶段;MK-1602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拮抗剂,据报道已完成偏头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罗拉匹坦作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于2015年获准用于化疗引起的延迟性恶心呕吐治疗;雷迪帕韦通过与丙型肝炎病毒NS5A蛋白结合,于2014年获准用于丙肝治疗;MI-77301是一种螺氧吲哚类p53/MDM2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剂,于2012年进入I期临床试验。
螺环化合物合成复杂性的增加,导致其在药物研发专利文献及小分子筛选库中的占比低于非螺环化合物。因此,在合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螺环体系引入筛选分子成为实现结构新颖性和增强三维特征的有效策略。此外,由六元环或更小环构成的螺环化合物要么具有刚性结构,要么仅存在有限数量的明确构象——这一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可通过螺环骨架在结合位点内精确定位功能基团,从而靶向特定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特性
螺环化合物库中的化合物具有类先导化合物和类药特性,其理化性质及计算参数平均值如下:
• 分子量平均值:363
• 脂肪族碳原子比例(Fsp3)平均值:0.6
• 脂水分配系数(clogP)平均值:1.5
• 拓扑极性表面积(TPSA)平均值:67
• 氢键供体数量平均值:0.9
• 氢键受体数量平均值:4.1
• 可旋转键数量平均值:3.6